红河州严把木本油料种苗质量关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为保证木本油料产业的建设水平,红河州从种苗管理入手,实行“五制”、严把“三关”,确保产业用苗的质量。 一是实行种苗质量责任制。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行 政一把手为种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负责本辖区内的种苗质量管理工作。州、县种苗站人员实行分片包干指导、监督,并按州种苗站制定的《木本油料种苗生产监督工作流程表》,对所负责片区的所有苗木育苗地块、育苗人、面积、数量、品种、质量进行全程监督记录,对生产的苗木质量实行终身负责 制。 二是实行市场准入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云南省林木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苗木生产和经营的单位、个人进行清理检查,对无证生产经营种苗、不执行种苗质量检验和种苗标签制度的坚决给予取缔。2009年共有5户无证生产苗木单位或个人被取缔。 三是实行苗木生产备案制。对全州各县市具有苗木生产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在州林业局种苗站进行备案,全面掌握各地苗木生产单位的情况。目前,全州共有175户具有资质的育苗单位和个人从事木本油料苗木生产,育苗面积4376.6亩,拥有技术人员195人。 四是实行档案管理制。各县市种苗站认真建立和完善辖区内种苗管理档案,有效地促进种苗生产管理。 五是实行社会公开监督制。州林业局向社会公布种苗质量监督 机构和监督电话,让全社会都来监督种苗质量。 六是严把种源关。组织技术人员对本地木本油料品种进行调查,确定适合本地种植的木本油料品种,对辖区内的优良单株进行调查、选择、标记,在做好采穗母树选择工作的基础上,为苗木生产提供种源清楚、品质优良的穗条。对外调繁殖材料必须由州种苗管理机构确认,未经确 认的繁殖材料不得使用。 七是严把调运关。在苗木调运过程中,认真查验种苗标签,凡种源不清、没有种苗标签的穗条、苗木一律不允许调入使用;各地建立县(市)审批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审查和核发种苗标签,杜绝假劣和种源不清的苗木造林,确保调入、调出的种苗来源清楚。 八是严把技术关。州县两级加大了育苗 技术培训,州级举办两期油茶种植培训班,邀请湖南省油茶专家和省林科院油茶专家进行讲授,印发10000本《核桃育苗栽培技术》指导全州生产;各县市依靠县林业科研所和科技推广机构技术力量,对木本油料苗木生产者及个体育苗户,加强木本油料育苗技术、苗木嫁接技术、管理的培训,提高木本油料苗木嫁接成活率,以保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对嫁接苗的需求。(洪艺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