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为开展好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在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指导下,经过各个环节招标最终中标单位为:施工单位为一标云南森阳林木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二标云南上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三标云南启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造价、审计为上海仁励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监理单位为云南京瑞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东风”在2023年10月16日下午“吹”起来了。
现场开工提要求,保质保量促成效
下午14:00,石林县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市级项目管理公司、石林街道分管领导、中标单位、项目监理单位代表等20余人在石林街道松子园村委会打磨箐水窖点举行开工仪式。仪式上中标单位、项目监理、石林街道代表依次作表态发言,石林县林草局分管领导强调:一要加强项目管理。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依法依规组织专业队伍施工建设,做到事前监督,事中跟踪,事后检查,对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理和监督。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深入到每个项目建设现场,重点检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验收制度,签订管护合同,切实落实管护管养措施,提升巩固建设成果,确保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二要严格项目质量。各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及《昆明市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2023年度)初步设计》要求组织实施,整地规格、苗木规格、树种配置、抚育管理等措施必须达到作业设计相关要求,其中云南松、旱冬瓜、墨西哥柏要求良种造林。要使用有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标签、质量检验证书、植物检疫证书的种苗,建立造林使用种苗档案,实行林草种苗质量可追溯制度,做到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质量检验证、植物检疫证、良种销售凭证、种苗标签齐全,种苗质量档案建档率达到100%,确保苗木质量。要做到随起、随栽,不栽病虫苗、断头苗、带伤苗。三要确保工程进度。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已纳入今年上级林长制考核指标,各施工单位要抓紧做好项目建设规划工作,确保尽快开工,确保今年内60处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并做好来年造林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各方要主动担当作为,强化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多管齐下,抓整体协调推进,形成分级负责、相互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随着清脆的鞭炮声响起,2023年石林县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宣布开工,预祝项目取得圆满成效。
观摩学习拓思路 互学互鉴促提升
石林县是典型的岩溶石漠化喀斯特地貌,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是石漠化区域的外在现象。持续9年的石漠化“抗战”,相对易造林地逐渐减少,造林成本逐年递增,但是能够攻下最难攻克的关口、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丰功伟绩。
为了树立并激进目标,组织中标单位到石林县鹿阜街道办清水塘村委会鹦哥石观摩2019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人工造林成效。随着映入眼帘的郁郁葱葱,听着介绍这里曾是一片毫无生机的火烧迹地,看着一株株健壮而健康的乡土树种云南松、旱冬瓜、墨西哥柏。忽听风声中夹杂着“不错,确实不错”的赞叹声……户外交流在视线的不舍中进行:一是由2019年石漠化综合治理施工方介绍该片区的典型经验做法,进一步开拓2023年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思路,围绕如何克服裸岩挖塘,如何选苗保障苗木成活率、克服雨水滞后,如何强化“三分栽七分管”等经验分享交流;二是石林县林草局强调:由于气候、地形地貌的不同,不能完全实现一个标准,但必须树立明确的成效目标,做到“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宗旨,敬请期待下一个“精品”项目工程在三个标段中产生。
技术交底稳开工 问题导向促保障
为了保障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取得最佳成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质量问题,观摩结束后组织施工中标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进行技术交底会议。会议由设计单位对人工造林树种选择、整地、苗木质量、造林模式,蓄水池建设标准等做技术交底。请施工单位提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疑问,现场由市县林草代表、设计方代表解答,以保障项目开工后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