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县严把“四关”推进中低产林改造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丘北县在中低产林改造工作中,结合中低产林改造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关系到广大林农的利益、整体生态安全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注重把好生态关、规划关、质量关和法规关,稳步推进中低产林改造。 一是把好生态关。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既注重发挥商品林的最大经济效益,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源泉,又注重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林生产对生态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中低产林改造成为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是把好规划关。在制定中低产林改造规划过程中,统筹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全县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地适树,集中力量培育壮大有突出优势的林业产业,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优势、有竞争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作用明显的林产品产业群、产业带;统筹各类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产品结构合理、生产加工服务相配套、产业发展相协调、森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三是把好质量关。以提高林地效益这个核心,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造,达到速生、高产、高效的目标。在规划设计、林地清理、良种选育、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针对达不到标准的,继续进行督促整改完善,确保质量和成效。 四是把好法规关。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认真贯彻国家、省、州的各项方针政策,使中低产林改造在依法依规、规范管理中稳步推进。同时,从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方面来考虑问题、研究问题,大胆试,大胆闯。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实现森林资源既得到有效保护,又得到合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