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成效显著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文山州地处中南半岛腹地,既是中国滇黔桂古特植物中心的关键地区,又是云南的两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木兰科植物现代分布的中心,素有“木兰科植物之乡”的美誉。同时也面临着分布区萎缩、资源锐减、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等严峻形势,近年来,该州加大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州共有高等植物323科,948属,4504种。 一是开展资源调查,准确掌握极小种群物种。自2002年开始,该州与国际国内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专项调查,现已基本掌握了华盖木、西畴青冈、显脉木兰、大果木莲、西畴含笑、凹叶木兰、卵果木莲、单性木兰、篾厂木莲、亮叶大莲和毛枝五针松等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生境状况、受威胁因子、保护管理现状等。二是开展科学研究、探寻涉危原因和繁殖技术。近年来,州林业局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开展了部分物种的深入研究,初步掌握了6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致涉因素和繁殖技术。如华盖木、馨香木兰、西畴含笑等物种的特征、萌发特性、生长状态、繁殖特性等,为人工培育试验及扩大其种群数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开展就地保护,保护原生种群和生境。目前,该州已建立保护地3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禁伐林区22个、西畴青冈保护小区1个。使华盖木、长蕊木兰、云南金钱槭等80%的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四是创新保护,积极开展近地保护。近几年来,该州积极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进一步规范近地保护试验,于2007至2008年,在自然保护区小桥沟片区和上厂林区近地种植华盖木苗木400株,现长势良好;2009年,在云南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实施了毛果木莲近地保护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9至2011年,按照监测和管护手册的要求对2个近地种植的华盖木植株进行8次监测和管护活动。五是开展迁地保护,有效保存木兰科种质资源。该州于上世纪80年代与云南省林科院合作,在西畴县香平山林场建立木兰科迁地保育园350亩。目前,该木兰园已迁地保护的树种有全国各地及印尼、香港等部分国家和和地区热带、亚热带木兰科及珍稀涉危树种有30科147种,其中:木兰科有9属99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5种,二级保护树种有31种。六是大胆探索,积极开展回归试验示范。2010年8月,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云南省林业厅的帮助下,该州联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在马关县古林箐保护区内建设了华盖木、西畴青冈回归自然实验示范基地。目前,回归种植极小种群植物300株。其中:华盖木200株,现成活190株;西畴青冈100株,现存活98株。七是加强合作,壮大保护项目力量。10年来,该州积极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绿色环境基金会、昆明环保科普协会(FFI)等单位合作,先后开展了资源调查、科研试验、人工繁育、近进保护、回归试验示范等物种保护项目24项,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制作了《华盖木回归植株监测和管护手册》、《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盖木原生境周边社会参与式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利用状况评估报告》、《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桥沟片区周边社会环境意识报告》、《华盖木保护教育者手册》等成果资料。(文山州林业局 李胜娇刘先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