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罗建中等一行到海口林场开展桉树种质资源调研,海口林场相关工作人员参加调研。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海口林场桉树种质资源的现状,评估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潜力,并探索桉树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调研过程中,研究团队对桉树的生长环境、土壤条件以及林下植被进行了细致地考察,并观察了多个桉树品种的叶片、花序及种子的结实率,记录了相关的生长数据,用于后续的科学研究。
调研桉树种质资源保存基地
观察桉树开花及结实情况
海口林场桉树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建设于2012年,由国家桉树研发中心提供桉树种子,海口林场进行育苗造林,占地650亩,分为种源家系保护区和树种种源保护区。基地共保存有邓恩桉、史密斯桉、多枝桉、本沁桉等27个桉树品种,791个家系,现保存的基地桉树已开花结果,优势品种株高达18米,胸径达30厘米,是昆明市乃至云南省收集桉树品种最多、最大的桉树种质资源库。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桉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水平,还将为桉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桉树的改良和推广提供宝贵的信息。罗建中研究员表示,未来将继续与海口林场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桉树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平衡和林业可持续发展。